(05/14)【高雄豆皮文藝咖啡館】打卡鬧


李國雄 (達卡鬧)--- 以生命累積的原住民心聲:
達卡鬧漢名為李國雄,來自屏東瑪家部落,擁有半魯凱族半排灣族的血液,1985年畢業退伍後,在家人的期望下,達卡鬧回到屏東擔任國中代課老師,1986年達卡鬧買了第一把自己的吉他,寫了他第一首歌「好想回家」,以滄桑的歌聲唱出原住民與背離原鄉的心情。1993年 成立原音社擔任創始團長,1999年原音社由角頭唱片發了《Am到天亮》合輯,2002年成為力瑪樂團的主唱兼吉他手,2003年擔任台南縣麻豆總爺糖廠駐村藝術家,發行首張個人專輯《好的》專輯發行,時年43歲。2005年李國雄以自創的排灣歌謠Gu Ina 我的媽媽獲得佳作,入選新聞局《台灣花》合輯。

以生命累積而成的詞曲歌聲
達卡鬧是原音社的創團成員曾參與錄製「am到天亮」專輯,他們企圖以音樂創作為手段,呈現「原住民和現代文明與大都市接觸後,所產生的社會現象。」他強調:「音樂就是他們新發現的語言。對於這種語言,他們並不給予任何定義,而純粹記錄所有衍生的社會百態,等待未來演變。

達卡鬧-自由翱翔的大冠鷲
這是陳乃菁對達卡鬧的描述:「十多年來達卡鬧(Dakanow)都是這副德性,披肩的長髮桀驁不馴地披散至腰,破鞋埋沒在上了年紀的灰塵中,香煙煙霧不時繚繞,塗鴉過的歌詞、截角車票伴隨吉他,是達卡鬧唯一沉重的行李。達卡鬧自稱現在的職業是失業人口,而他做得還算稱職,偶爾part-time一下音樂工作,『達卡鬧,因為打了卡就不鬧。』」這個戲謔的說法,正傳遞了達卡鬧在自我生命追尋過程中對社會體制的衝撞。達卡鬧是排灣族名「大冠鷲」之意,擁有台灣大學社會系及玉山神學院的高學歷,他曾當過八年國中老師-留著一頭長髮令校方頭痛的「問題老師」。曾參與反瑪家水庫、阿里山鄒族人推倒吳鳳肖像等「轟轟烈烈」的社會運動及原住民運動。

試聽連結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m8_50AazD4

日期:2011年05月14日
時間:1930開始
地點:高雄豆皮文藝咖啡館
地址: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131號2樓
票價:150元

沒有留言: